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21日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哪吒”告诉我们什么

  □ 林尤超

  国产动画片《哪吒》系列以独特的东方美学与哲学思辨,构建了神话语境下关于人性、命运与救赎的精神图谱。从《哪吒1》中魔童对天命的抗争,到《哪吒2》里权力迷局中的正义追寻,哪吒精神早已超越传统神话框架,成为当代青年群体对抗现实困境的精神图腾。

  《哪吒1》以“魔丸”的设定重构了哪吒的宿命,村民的偏见如同无形枷锁,将“生而为魔”的标签烙印在他身上。李靖夫妇的守护与太乙真人的引导,让哪吒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中完成蜕变。当他在陈塘关百姓叩首中独抗天劫时,这不仅是个人对既定命运的反叛,更是对群体偏见的终极解构——所谓天命,不过是世俗强加的认知牢笼。《哪吒2》将此命题推向更深维度。面对天庭考核体系的腐败,哪吒与敖丙在权力倾轧中重新定义“成仙”的意义。当申公豹揭穿无量仙翁的阴谋时,影片揭示出体制化的“天命”本质上是既得利益者的操控工具。这种从个体抗争到系统批判的升华,让哪吒精神具有了穿透历史周期的现实重量。

  两部作品的人文底色,体现在对边缘群体的深切观照。《哪吒1》中龙族困守海底炼狱的设定,暗喻着血统论造就的阶层固化。敖丙背负全族希望时的矛盾挣扎,折射出现代社会身份认同的集体焦虑。而李靖以命换符的抉择,则将东方家庭伦理中“父爱如山”的沉默守护演绎得催人泪下。《哪吒2》通过巡察体系的隐喻,展现了更具社会纵深的关怀。当哪吒发现除妖队滥杀无辜时,其调查过程恰似现代法治文明对程序正义的追寻。申公豹为父寻仇的支线,则深刻探讨了制度暴力对个体命运的碾压。这些叙事维度使神话故事成为关照现实的棱镜,照见权力异化下的人性微光。

  《哪吒1》通过乾坤圈封印的设定,将青春期自我认同危机具象化——混天绫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恰如当代青年在家庭规训与个性解放间的摇摆。生日宴上哪吒撕毁换命符的瞬间,完成了从叛逆少年到责任主体的身份觉醒。《哪吒2》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更复杂的人格图谱。当哪吒在仙考中直面制度性歧视,其成长已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更是对集体无意识的突围。敖丙从灵珠化身到体制帮凶的转变,暗合现代社会精英异化的风险轨迹,而最终联手抗敌的选择,则昭示着良知对身份宿命的超越。这种成长叙事打破了非黑即白的角色塑造,呈现出人性的灰度与张力。

  两部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再造,体现在对“混元珠”宇宙观的现代阐释。灵珠与魔丸的辩证关系,暗合道家阴阳相生的哲学智慧。当哪吒说出“人心的成见才是移不走的大山”时,千年文化积淀与当代价值诉求达成了精神共振。风火轮化作毛笔的设定,更是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叙事动能,在视觉奇观中完成文化基因的活性传承。

  显然,哪吒精神的内核,本质上是东方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自愈与进步。说到底,就是命运桎梏下的生命觉醒与人文之光。从《哪吒1》到《哪吒2》,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产动画的技术跃迁,更是文化主体意识觉醒的生动注脚——那些在命运枷锁下依然选择仰望星空的生命,终将在抗争中照见自己的光,并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那一道道涌现而出的靓丽风景线,书写新时代中国的“封神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