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21日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岁月尘埃下的微光与暗涌

  □ 李小丽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以史家之笔,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得以窥见历史的另一面——那些隐藏在岁月尘埃下的微光与暗涌,仿佛能听见那遥远时代的风声鹤唳,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与温柔。

  初读此书,仿佛是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那位年少登基、意气风发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以及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对话。然而,随着书页的翻动,那份初见时的惊艳逐渐被历史的沉重所取代,正如秋风中的画扇,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慨与唏嘘。

  在《万历十五年》中,万历皇帝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色彩。他,是天下之主,却也是囚于紫禁城中的孤独灵魂。黄仁宇笔下,万历皇帝的内心世界被细腻地剖析开来,他的无奈、挣扎、妥协与放弃,仿佛一部未完待续的心理剧。万历的故事,是对“孤家寡人”最深刻的注解,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探讨。

  张居正,这位被誉为“救时宰相”的权臣,他的出现,仿佛是历史洪流中的一股清流,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高处不胜寒”,他的强势与专断,最终也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我们仿佛能看到,夜深人静之时,张居正独自站在窗前,望着京城灯火阑珊,心中涌动的对国家的深情与忧虑。张居正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悲壮的英雄之旅? 相比之下,申时行则显得更为圆滑与中庸。他深谙官场之道,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同时也努力在皇帝与群臣之间寻求平衡。申时行以水一般的智慧,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然而,这种中庸之道,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和事佬”的印象,让人不禁思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

  海瑞,这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无疑是《万历十五年》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与堕落,他的存在,就像是一股清流,冲刷着那个时代的污浊。黄仁宇对海瑞的描绘,并非是简单的歌颂,更在于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复杂人性。而戚继光,这位抗倭名将,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创新的一生。他发明的“鸳鸯阵”,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英雄也有迟暮时,戚继光的晚年,同样充满了无奈与悲凉。戚继光的形象,让人想起了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也是一种对胜利的渴望与追求。至于李贽,这位思想界的异端,他的出现,为那个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权威,他的思想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腐朽。他的“童心说”,如同一颗异端的火花,在封建礼教的铁幕下顽强地燃烧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随着《万历十五年》的缓缓落幕,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时代。在那里,有帝王的孤独、改革者的悲歌、清流的坚守、武者的荣耀以及异端的火花。每一个角色,都是历史的注脚,都是人性的缩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复杂与多变都是永恒的主题,这些历史人物与事件,这些曾经的辉煌与苦难,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点点微光,虽然微小却永不熄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