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11日
第A010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检察院:

食药安全“益”路行 检察监督护民生

  本报讯(通讯员周亚明)近日,市人民检察院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对辖区内主流网络平台的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情况开展“回头看”行动,为消费者指尖购物添安心。线上全面复查与线下随机抽查结果显示,曾被查出凭证缺失的产品均已规范公示亮证,补充信息真实有效,下架产品未重新上架。

  这场保障行动始于今年3月的一次精准“扫描”。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聚焦民生关切,对辖区内“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平台上药店、母婴店销售的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细致排查。检查发现,部分线上经营者未依法公示部分所售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

  根据《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规定,网络平台必须清晰展示上述产品的合规凭证。此类关键信息的缺失,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使其无法验证产品合法性与安全性,更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对依赖保健食品的特定人群及免疫力脆弱的婴幼儿群体,风险尤甚。

  鉴于上述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且隐患突出,市检察院依法向相关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网络销售中存在的公示缺失问题,要求监管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督促平台内经营者严格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堵塞监管漏洞。

  收到检察建议后,监管部门迅速成立专班,立即在辖区内部署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对35家相关网络经营者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涉案问题产品178个,依法关停违规销售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网店5家,责令下架问题产品69个,同时成功督促经营者为108个产品补充公示了完整的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目前,消费者在相关网络平台购买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时,指尖轻点即可便捷查阅其合规凭证。

  此次监督实践,是市检察院通过“线索筛查—精准建议—督促整治—联合验收”闭环监督模式,与行政部门协同发力,有效消除保健食品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网络销售监管盲区的生动实践,为消费者营造了更透明、更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下一步,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化“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监督力度,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