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群 陈莉)近年来,市人社局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新业态劳动维权体系,相继推出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健全维权机制,搭建多元化调解服务平台。成立“人社+N”新业态劳动争议一站式维权中心,由人社、工会、法院、司法、检察等多部门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维权工作;畅通线上维权渠道,依托“监利人社”微信公众号、掌上12333、湖北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开通投诉举报入口,实现新业态劳动纠纷案件及时调处;新业态劳动维权服务端口前置,将工会驿站与新业态劳动维权工作站引入零工驿站,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求职就业与劳动维权双重保障。
人社系统内部积极联动,新业态维权关联业务联办。按照省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结合人社系统劳动人事争议业务工作具体实际,制定了《劳动争议关联业务联办工作方案》,明确劳动人事争议关联业务联办指导原则、工作职责、人员定岗、工作流程等事项,开设劳动仲裁、劳动执法、工伤认定、社保稽核、失业就业五个业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均由相应职能单位核心骨干力量组成,实现多项诉求关联业务一次性联办。
激发行业主管监管优势,实现新业态劳动纠纷行业自治。聚焦快递行业,成立“人社+交通”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人社部门与交通部门通力合作,携手打造全省首家“人社+交通”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为广大快递员群体撑起强有力劳动维权保护伞;聚焦外卖行业自治,成立外卖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人社、工会、外卖企业、外卖员代表共同组成,该调解组织的成立,补齐了外卖行业劳动用工监管长期存在的漏洞短板。
“人社+工会+法院”裁调审衔接,新业态劳动维权一站式调处。成立“人社+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裁调审衔接工作站,对“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与“仲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全面统筹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司法确认等事项,做到受理、调解、仲裁审查确认(仲裁)、司法确认(诉讼)程序上有效衔接,大力提升劳动争议调处工作质效。
打造名人调解工作室,树立名人品牌效应。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柔性工作理念,打造以退休法官何啟国为骨干调解力量的名人调解工作室,专门为新业态群体劳动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凝心聚力促调解。
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新业态群体维权意识。借助“春风行动”、“3·15”法治宣传日等主题活动积极推进新业态劳动普法宣传进社区、进零工驿站、进外卖公司等活动,同时,建立劳动用工普法宣传交流群,安排专人负责答疑,做到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切实有效保障了新业态群体合法劳动权益。
自新业态劳动维权创新工作推进以来,监利市累计受理新业态劳动维权案件37件、成功调解31件,调解成功率83.78%,为新业态劳动群体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极大维护了新业态群体合法劳动权益,为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新高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