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30日
第A006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四重价值

  □ 刘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如同三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深深镌刻在湖北这片热土之上,蕴含着锻造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磅礴伟力,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是面向党员干部固本培元、铸魂育人的战略之举,具有深刻而紧迫的多重现实需要。

  三大精神有助于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灵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任务是“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做到“两个维护”的知行合一,是为党员干部铸魂立心的关键之举。大别山军民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靠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堤坝上的党员干部面对肆虐的洪水冲锋在前,体现的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党的宗旨的忠诚践行;当疫情来袭,广大党员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生死考验。这些鲜活的教材,能够让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对党忠诚”并非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在危难关头能否经受住考验的实际行动。

  三大精神有助于淬炼攻坚克难的斗争本领。干部教育培训要全面增强干部履职本领,要求干部“敢于斗争、善于作为”,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是锻造干部担当作为“铁肩膀”、提升斗争本领的战略举措。大别山斗争是军事斗争、群众工作、根据地建设的综合考验;抗洪胜利依赖于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组织动员的协同发力;抗疫成功更是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高效治理的集中体现。这都告诉我们,斗争本领是一种综合素养。党校可以结合三大精神开展斗争本领提升教学,例如通过模拟特大洪水灾害中的应急指挥决策推演,让干部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快速响应、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动员群众,以此锤炼干部在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风险高发期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攻克艰难险阻的实战能力,有效破解“本领恐慌”。

  三大精神有助于厚植人民至上的深切情怀。干部教育培训要重点开展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是引导干部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三大精神的实践主体是人民,力量源泉在人民。大别山依靠人民支援取得胜利,抗洪依靠军民团结战胜洪魔,抗疫依靠全民参与构筑防线。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就是要引导教育干部从三大精神中深刻认识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学习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如何有效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如何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汲取群众智慧,不断提升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大精神有助于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干部教育培训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涵养干部“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将三大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固本工程。大别山的艰苦岁月锤炼了革命者“自带干粮去办公”的清廉作风;在抗洪抢险与抗疫斗争的危急关头,大量救灾款物高效廉洁地发放到群众手中,考验着干部的廉洁定力;从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到抗洪物资精准透明的规范管理,再到抗疫监督全程覆盖的刚性执行,彰显了纪律严明是党的生命线的永恒真理。党校教育应深挖三大精神中的廉洁元素,引导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培塑“不想腐”的信仰自觉。

  (作者单位:恩施州委党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