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林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比如孩子不听话,父母往往会斥责、体罚孩子。结果是孩子会伤心哭一场,或者孩子恨恨地不服气,父母内心也煎熬难过备受折磨。其实,我们教育孩子,最佳的方式之一是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吸收故事这一精神食粮的营养。
美国著名阅读推广人、家庭学校倡导者莎拉·麦肯齐在《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中明确指出:故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故事是无可替代的,在向孩子传授真理方面,大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远远赶不上一个适时出现的故事。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认识他未曾经历过的生活,能让孩子拥有一种间接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孩子精神成长的黄金期,阅读内容对其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平时陪伴孩子阅读故事,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进而塑造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例如,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西游记》,结合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孙悟空的担当、勇敢与机智。例如,陪伴孩子阅读《简·爱》,能让孩子从主人公简·爱身上学会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这种精神滋养是其他教育方式难以给予的。
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故事,除了能引导孩子拓展视野与全面认识世界,还能提升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效果。亲子阅读过程中,通过分享阅读的一些心得与感悟,父母能加深对孩子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的认识,从而增强教育孩子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结合故事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会变得轻松幽默。比如,阅读《三国演义》,孩子认识到吕布的头脑简单:自以为是,不听人劝告。当孩子因为某事发脾气,不顾他人劝告,父母可以提醒他说“吕布来了”。气头上的孩子,可能会瞬间冷静一些。诸如此类,结合故事来引导孩子,非常自然、轻松,很多时候还伴随诙谐,实际效果肯定是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的说教无法相比的。
正如莎拉·麦肯齐在《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中所言:故事是真理的载体。培养具有诚实、勇敢、善良、积极等优秀品质的孩子,需要我们给孩子阅读足够多的故事,让孩子经受故事中的考验、困难与挑战,孩子将提升能力并一步一步成为自己人生故事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