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长付
今年的国庆节格外热闹,人们还没从九三阅兵的激动劲儿里缓过来,街头巷尾的中国红,比往常年头更扎眼。
老伴儿挎着菜篮子回来时,手里多了面小国旗,走出电梯门三步并作两步,把国旗系在防盗门把手上。“你看对门家的门上,昨儿就挂上了红旗,我们也挂上喜庆喜庆。”老伴系好了国旗,我走到阳台上,看了眼小区路灯杆上挂满了的红灯笼,红绸穗子跟着风摆,整个小区都是这热热闹闹的中国红。
午饭后,我下楼溜达,发现这红色真是见缝插针地冒出来。好些个溜娃的童车上,都绑了个红色的气球,快递柜旁边的石榴树上,不知谁缠了串小旗子,红得跟枝头炸开的石榴籽一个色。物业门口更热闹,除了那面比芒果树还高的大红旗,公告栏里贴了张红纸,毛笔字写着“国庆文娱晚会征集节目”。旁边围了几个老太太,正嘀嘀咕咕商量着要报个广场舞,你一言我一语,说要跳那支《我和我的祖国》。保安老李的手机放着音乐声,他听着早间新闻里的天安门升旗,跟着哼《歌唱祖国》,跑调跑得厉害,却时不时抬头瞅瞅公告栏,脚底下还跟着节奏颠两下,胸前的红色保安岗牌跟着晃。
小区娱乐场上围了几拨人,鬼步舞队的丫丫正举着件大红色的运动服给姐妹们看,“订制的统一着装,就这礼拜到,保证跳起来比灯笼还亮!”她嗓门亮,笑声脆,惊得石桌旁边童车里的娃儿“咿呀”叫了两声,小胳膊还跟着挥了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的红衣裳。另一边,太极拳队的富叔蹲在石凳旁,手里捧着件深蓝色的练功服,胸前绣的小国旗被阳光照得耀眼。“都把去年那身翻出来!”他对着围过来的老伙计们喊,“洗干净,熨平整,国旗的边儿都得挺括括的,这红得鲜亮才行,记得脖子上都要挂上那条大红围巾,别给咱太极拳队丢脸。”有人笑着打趣他“老讲究”,他却板着脸拍拍衣服:“这是正经事。”
傍晚带外孙女下楼玩,小姑娘被小区里的红吸引住了,眼睛直盯着路灯杆上的灯笼,三楼的陈奶奶坐在单元门口的长椅子上,对我说:“小时候哪见过这阵仗,顶多村队部挂面红旗。现在好了,你看这红,从灯笼到旗子,从衣裳到窗贴,多红火。”
夜风起来时,灯笼在路灯杆上轻轻摇摆,灯笼的红在地上投下晃悠的影子。楼道里飘来饭菜香,谁家炖了肉,香味儿顺着窗户缝钻出来,夹杂着电视里的欢笑声,还有人在阳台晾衣服,哼着“今天是你的生日”。广场上传来鬼步舞的鼓点和太极拳悠扬的古筝乐曲,混在一块儿,竟也不吵。我站在楼下看了会儿,那片中国红在万家灯火里,不刺眼,却让人心里暖烘烘的。就像老伴系旗子时说的:“看着这红,就觉得日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