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江津笔会 PDF版下载

版面: 江津笔会

母亲那碗肉丝面


    松滋洈水(中国画) (彭定旺 画)

  □ 罗定坤

  又到母亲节,远在天堂的母亲,儿又想您了。您的那一碗亲手煮的肉丝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生活艰辛的年代。正值青春年少的我,约莫17岁的光景。在那个年纪,身体的成长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让我总是充满活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消耗与需求。一次,我与生产队的伯伯、叔叔们一同前往夏桥河参与防汛抢险。夏日炎炎,河水肆虐,浊浪翻卷,随时都有冲垮河堤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我们肩扛草袋,背负泥土,在泥泞的河堤上争分夺秒、奋力加固,以防止洪水侵袭我们的家园。因为我每个人都懂得,一旦河堤溃口,不仅要淹没大片的庄稼,而且要淹我们的村庄。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巴沾满了双脚,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高度责任感和对家乡土地的深情,直至干到夜幕降临,终于保住并加固的河堤。我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踏着沉重的步子返回家中。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她早已等候多时,见我归来,满眼心疼。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仿佛要将所有的疲惫与辛劳都一并拂去。她轻声说道:“孩子,你第一次干这么重的体力活,累了吧,饿了吧? 妈妈这就给你做碗肉丝面。”

  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母亲为了这碗肉丝面,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牺牲。她迅速行动起来,用家里仅有的一碗面粉,开始了她的“魔法”。揉面、擀面、切面,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她对家人的爱。那面粉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渐渐地变成了粗细均匀、柔软劲道的面条。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母亲将家中珍藏的香肠切成肉丝的那一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香肠是多么难得的美味啊! 母亲总是把它当作“战略储备”,只有在最特殊的日子里才会拿出来享用。但今天,为了让我这个疲惫归来的儿子能吃上一顿像样的晚餐,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了那一小段珍贵的香肠。

  随着锅盖的揭开,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那是肉丝与面条的完美融合,是母爱与家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的芬芳。我迫不及待地端起那碗热腾腾的肉丝面,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面条的劲道与肉丝的鲜美在口中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乐章,让我的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辛劳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幸福与感动。

  母亲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与满足,仿佛比我自己还要享受这顿晚餐。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碗肉丝面,更是母亲对我无尽的爱与关怀的体现。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家人在身边,有爱在流淌,就永远不会有过不去的坎儿。

  如今,岁月已逝,我也早已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了。但每当回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回想起母亲那碗肉丝面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感动。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与奢华,而是家人之间的爱与关怀。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与财富。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