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敏贞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先生创作的散文集。全书从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等多方面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与精神世界。让读者在这烟火人间感受到“慢煮”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更是一种淡然生活之态。
在苦楚时,处处洋溢着对生活的淡然之态。汪曾祺回忆在西山种紫穗槐树的日子,每天清晨,他和伙伴们带着两个干馒头和一块大腌萝卜干上山,面对着石头堆砌的荒山,硬生生凿出一个又一个树坑,再把凿碎的砂石填入,用九齿耙搂平。这是一个非常重的活。在食不果腹的那几十天,他和同伴们只能摘酸枣、烧蛐蛐填饱肚子。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的内心却是哀而不伤,吃得津津有味。正如他所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烦而不燥,即使尝尽人间苦楚,也要保持一颗初心,随遇而安才是生活之道。
在纷难时,处处抛洒着对生活的淡然之态。汪曾祺记载在西南联大求学时,经常有空袭警报,有时课听到一半就得“跑”。他写到,当时有一个姓马的同学最善于跑警报。他会提前准备好背水壶、带干粮,再夹一本名人诗集,趁着万里无云的好天气,警报响起时径直跑到郊外,徜徉在大自然中,直到日暮西山才归来。那样纷乱的遭遇中,他遇而不畏,不局限于眼前的鸡飞狗跳,更心存对远方诗意的向往。正如他所说:“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遇而不惧,即使面对人间纷难,也要保持一颗初心,审视美好才是生活之态。
在孤寂时,处处展现着对生活的淡然之态。汪曾祺想起在大青山的一次挖掘中,他遇见了一株山丹丹。老堡垒曾对他说:“山丹丹一年多长一朵花,眼前这株已有十三朵,见证了十三年的风霜雨雪。”听完后,他望着这漫山遍野盛放的山丹丹,仿佛看见它们在狂风中依然迎风怒放的姿态。那样孤寂的岁月里,孤而不伤,坚美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正如他所说:“这些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寂而不卑,即使跌落人间孤寂,也要保持一颗初心,接受淡然才是生活之美。
无论是西山种紫槐穗、马同学跑警报还是大青山里的山丹丹,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都铸成了慢煮生活的淡然。这一份份淡然就像是幽微的烛光,虽不耀眼,却在岁月的长河中,照亮着人心,温暖着人心,抚慰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