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文化荆州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荆州

改变楚国命运的十件大事(下)


  □ 世 标

  六、齐楚争霸:霸业初成的召陵之盟

  楚成王熊恽(公元前671年——前626年在位)时期,楚国国力蒸蒸日上,尤其是铜产量跃居列国之首。北方霸主齐桓公为遏制楚国北扩势头,联合八国诸侯伐楚。双方最终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会盟。虽然楚成王名义上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承诺“贡包茅”,但齐桓公并未能迫使楚国做出实质性让步或屈服。这次会盟,是楚国首次以平等身份与中原霸主进行重要外交谈判。

  召陵之盟标志着楚国正式成为能与中原头号强国分庭抗礼的南方霸主,楚成王通过成功的军事威慑与外交周旋,稳固了楚国在江淮流域的霸权,其霸业基础由此奠定。

  七、问鼎中原:霸业巅峰的庄王时代

  楚庄王熊侣(公元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即位初期,韬光养晦,“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亲政后励精图治。公元前606年,他借北伐陆浑之戎之机,陈兵洛邑郊外,“问鼎之大小轻重”,公然挑战周王室权威,震动天下。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之战(今河南荥阳北)中大败当时最强的晋军,此役是楚国对晋国霸权的决定性胜利。

  邲之战的大胜与“问鼎中原”的壮举,标志着楚庄王的霸业达到顶峰,楚国成为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强国,中原诸侯莫敢撄其锋,是楚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八、吴国破郢:盛极而衰的切肤之痛

  楚昭王(公元前516年——前489年在位)时期,楚国因内政腐败和连年征战,国力有所损耗。吴王阖闾在孙武、伍子胥辅佐下,联合唐、蔡两国,千里奔袭,五战五捷,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大败楚军,并一举攻破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几乎亡国。幸赖大夫申包胥“哭秦庭”七日七夜,感动秦哀公发兵救楚,加之吴国内部生变,越国趁机攻吴后方,吴国退兵,楚昭王才得以复国。此役后,楚国元气大伤,被迫短暂迁都“鄀郢”。

  吴国破郢是楚国历史上空前的奇耻大辱与重大危机,它彻底暴露了楚国在鼎盛表象下的深层隐患,标志着楚国自庄王以来的绝对霸权终结,被迫进入战略守势,是国运转折的明确信号。

  九、吴起变法:富国强兵的未竟之业

  战国中期,楚悼王熊疑(公元前421年——前381年在位)为扭转颓势,任用因在魏国变法卓有成效而遭排挤的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核心在于“损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裁汰冗官冗费,剥夺部分旧贵族世袭特权,强令其迁往地广人稀的边疆开垦,节省的财富用于“抚养战斗之士”。同时整顿吏治,统一舆论。变法效果立竿见影,“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然而,变法严重触犯了旧贵族利益。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刚去世,旧贵族即在葬礼上发动叛乱,乱箭射杀伏在悼王尸体上的吴起。

  吴起变法早于秦国商鞅变法30年,是一次深刻而激进的富国强兵改革,其成效证明变法方案切中楚国时弊。然而,因楚悼王早逝、旧贵族势力根深蒂固且反扑残酷,变法最终夭折。这不仅使楚国错失了重新崛起、统一中国的历史机遇,也预示了楚国后期难以克服的痼疾。

  十、迁都陈寿:江河日下的最后挣扎

  战国后期,秦国崛起并持续东进,楚国节节败退。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焚毁楚国宗庙陵墓。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闻此噩耗,悲愤投汨罗江自尽。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98年——前263年在位)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称“陈郢”。此后,秦国攻势不减。公元前241年,在春申君黄歇主导下,楚考烈王熊完(公元前262年——前238年在位)联合诸侯,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失败,后为避秦锋芒,再次将都城东迁至更偏远的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寿郢”。

  迁都只是苟延残喘,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破寿郢,俘虏末代楚王负刍,立国八百余年的楚国宣告灭亡。楚国被迫两度迁都,是其在秦国强大军事压力下国土沦丧、国力衰竭、回天乏术的悲惨写照。

  从郢都到陈城,再到寿春,都城的步步东迁,清晰地勾勒出楚国疆域被不断压缩、统治基础彻底动摇、最终走向灭亡的凄凉轨迹。这十件大事,如十道刻骨铭心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楚国八百余年的兴衰史册上。从鬻熊择主而栖的政治智慧,到熊绎受封的筚路蓝缕;从熊渠得铜的崛起密码,到武王创县、文王迁郢的制度与战略奠基;再由成王召陵争霸、庄王问鼎中原的巅峰荣光,急转直下至昭王郢都沦陷的奇耻大辱;最终在悼王与吴起变法图强的悲壮未遂,以及顷襄、考烈两王仓皇东迁的凄凉晚景中,奏响了亡国的挽歌。

  十大事件皆非孤立,它们环环相扣,共同塑造了楚国独特的文化基因:既有“筚路蓝缕”的开拓韧性,亦有“问鼎中原”的豪迈雄心;既开创了县制集权的先河,也深陷于贵族痼疾的泥潭。楚国的兴衰,不仅是一部南方大国的奋斗史,更是华夏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波澜壮阔的南国篇章。其成败得失,其辉煌与悲怆,至今仍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激荡着深沉的回响,诉说着一个古老王国在时代巨变中寻求生存、尊严与光荣的永恒命题。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