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赵保佳特约记者杨柳 做对2点,能让斑块缩小或消退 第一,要想实现斑块缩小或逆转,首先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即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是防止斑块进一步增长或增多的有效方法。 第二,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地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耐受良好的话还可以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好。 血管遍布人体的各个地方,而身体内大部分的动脉血管都有可能形成斑块,但其中容易危及生命的动脉血管就是心血管和脑血管。 1.危险地方一:长在心血管里。如果斑块在心血管里,造成心血管的狭窄或者堵塞,可能导致血液流向心血管的血液不够充足,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 2.危险地方二:长在脑血管里。斑块在脑血管里,就容易造成脑血管狭窄或者堵塞,引发脑缺血缺氧。情况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如果脑血管狭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诱发脑梗、出现晕倒等情况,危及生命。 1.长期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工作中,高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以及经常熬夜时,人体生物钟可能会被打乱,进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长期熬夜。2019年2月《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3.长期吸烟。经常抽烟的人群,抽烟导致血管壁的损害,给了胆固醇沉积的温床,加速斑块的产生。 4.长期久坐。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久而久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都会伴随而来。 5.慢病、肥胖。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或者血糖异常的人群,以及肥胖的人群,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查出“动脉斑块”“血管斑块”,而“斑块”一旦脱落很大概率就造成了“栓塞”的风险。 荆州三医神经内科专家夏义年表示,血管遍布人体的各个地方,而身体内大部分的动脉血管都有可能形成斑块,到底哪里容易长斑块? 1.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夏义年介绍,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不止一处;约四成人存在某一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50%或以上。 2.血管“斑块”最容易长在这几个地方 主动脉(79.6%)、髂骨动脉(75.8%)、锁骨下动脉(49.8%)、冠状动脉(44.9%)、颅外动脉(36.4%)、肾脏动脉(28.7%)、颅内动脉(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