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第015版:文学副刊

言与默

    □安频

    一

    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有的人话很多,一开口就吹牛,有的人话很少,倘或你不开口,他可以不讲一句话。

    在小城里,我与石先生很熟,认识他几乎有十年了。每次在路上碰见他,他总是对我微微一笑,从不会主动开口说话。我身边的人都说他是“肉哑巴”(方言:讥诮沉默寡言的人)。有一次,他来找我,露出一脸微笑,嘴角的皮皱得像核桃。我朝他点点头,他就坐在沙发上了。我寻思都说他是肉哑巴,我今天倒要看看肉哑巴可以多久不说话。我抬起下巴,示意他自己倒茶喝。他也不客气,笑着露出一嘴龅牙,加了龙井茶叶到杯子里,提起热水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给我也倒了一杯。我抿了一口茶,于是靠在沙发上打盹儿。我眯着眼睛瞅见他从茶几下面抽出了一本杂志,看得津津有味。窗外喜鹊叽叽喳喳叫声特别响。十几分钟后,我起身到厨房端来了一盘苹果丁,他拿着牙签,一个接一个地吃了起来,齿牙间传出呲溜呲溜的声音。他吃了半盘,忽而停住了,喝茶漱口,泰然自若。我又打开电视让他看,刚好在播放电影《三毛从军记》,他目不转睛地看。一个多小时后,电影看完了。他突然朝我点点头,就开门出去了。从进来到出去,他没有说一句话。他的行为颇有一些现代的行为艺术的味道,更像民国阮玲玉或者美国卓别林的默片。后来听说石先生去了陕西南部的终南山,那里怪山多石头多,他亦是一个“石头人”,“石石”相对,不需要多余的话,岂不甚好?

    二

    宋人朱熹说过:“圣人只是主静,自有动底道理。譬如人说话,也须是先沉默,然后可以说话。盖沉默中便有个言语底意思。”可见沉默不是太坏之事,圣人亦是这个观点。所谓“先沉默再说话。”很耐人寻味。所谓“先沉默”,就是整理思路、告诫自己不可乱说,纵然不能做到四平八稳,至少也要令听了不感到唐突,所以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不会说话的人处处碰壁。巧言令色的人,多半不是好人。他们一贯擅长利用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真实的目的,将人骗得晕头转向之后,就直奔他们的目的。这样的人,是利己主义者,于人与社会有百害而一益。

    西晋的阮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阮籍生活在司马氏的高压统治之下,不议论要人、时局,亦是另一种方式的沉默。他的目的仅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然而这样的人连言论自由都不可获得,想来内心是非常灰暗、压抑的。他不值得现代的人效法。

    后来有人评价说阮籍是官油子,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潇洒云云。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没有纳谏的雅量,作为臣子要是敢触“逆鳞”而发言,那将得到灭顶之灾祸。况且他不是谏官,何必要戳穿司马氏集团险恶、丑陋的嘴脸呢?死很容易,活着不简单。阮籍在那样黑暗动荡的年代,创作了很多诗文,流传至今,称为祖国文学瑰宝的一部分。这便是他“沉默”的意义。

    三

    我看过一本小说,里面的人们生活在专制的时代,动辄得咎,人们为了避免被抓去罚苦役,只能少说话甚至于沉默。时间长了,每个人的目光均是空洞洞的,走起路来像一截木头在移动。这便是过度沉默对人性的戕害。纵然是如此,独裁者亦不放过每个人,他的爪牙通过观察人的眼睛,看出有一丝的愤怒,便会判定这个人是腹诽,马上被抓走。生活在那非人的世界里,每个人连沉默的自由都没有,真是可悲。

    有一种沉默,是话到嘴边却不愿意说。不是说出来没有人听,而是他对眼前的这个人完全觖望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的情况是人际交往中的死结,最后只能是老死不相往来或者相忘于江湖了。

    另一种沉默是因为个人品行的高洁。陈寅恪曾经在日本做过鲁迅的同窗、邻居,鲁迅在五六十年代走红后,由于他讳莫如深,更不愿意沾鲁迅的光,因此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陈寅恪的沉默,保持的是文人的风骨与气节,还是一种保全自己与咀嚼献媚的体现。那些年,那些喋喋不休的人,如今安在哉?

    一个人从小学习说话,对话、错话、假话、真话,说了无数遍,而长大了却要学习如何沉默。沉默如山,是一个人成熟道路上的必练神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