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4年08月17日

下载荆州日报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荆州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提口感 拓销售 壮品牌

湖北“地标桃”各有高招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 通讯员 徐爱春

  夏日炎炎,是品桃季节,甘甜多汁的桃子肉香在唇齿间回味无穷。我省以“三湖黄桃”“枣阳皇桃”“孝昌血桃”等为代表的地标桃产品,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五位。今年产季阳光充足、雨量合适,全省桃果品质好,含糖量高且病害少,价格较去年上涨二至三成。专家预计,我省桃产业年总产值将超5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如何发展壮大我省桃产业,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新途径,依然还有较大空间。

  本地黄桃酸涩,口感如何改良?引进上海品种,甜度超过原产地

  7月30日,2024年全省桃产业技

  术交流会在江陵举行,“三湖黄桃”一举征服在场所有评委,夺得金奖,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湖黄桃的甜蜜背后,曾有一段酸涩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本地黄桃品种甜度低,酸味重,只能加工成罐头。”江陵县三湖黄桃协会会长刘子富见证了三湖黄桃产业发展历程。刘子富带领果农们想了很多办法,但口感还是酸涩,价格降至0.3元/斤也无人问津。三湖黄桃种植面积大约从4000亩缩减至200亩,仅为罐头厂提供原料。

  改良品种势在必行。刘子富找到国家桃产业体系的“桃站长”——省农科院果茶所研究员何华平。“锦绣黄桃成熟期光照好、甜度高、口感好、香气浓郁,不妨试试。”何华平建议发展甜肉黄桃类新品种。

  上世纪80年代三湖管理区引进上海农科院锦绣黄桃1000株,建成黄桃园30亩。“三湖区早晚温差大,能够有效促使黄桃糖分和养分积累,甜度均在13%以上,口感超过原产地上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研究所研究员叶正文高兴地说,改良后的三湖黄桃价格年年攀升,批发价格最高可达4.5元/斤,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常年稳定在万亩规模。

  江陵县五家门楼黄桃专业合作社种植黄桃160亩,果树整齐排列,个头饱满、大小均匀的黄桃挂满枝头。“这是最新的Y字形种植方式,每亩产量增加20%,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合作社理事长黄小明介绍,桃树呈Y形,具有宽行、高垄特点,方便农机穿行,保证树形光照一致,有效提升桃果糖分,2023年黄桃亩产3000斤以上,亩纯利达1.6万元以上。

  在丰之喜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分拣设备为每颗黄桃颁发“身份证”,通过数字编码可查询产地、生长期、重量和甜度等信息。品相好的黄桃被分拣打包成礼品,附加值更高;品相一般的黄桃则被加工成黄桃罐头、黄桃酒、黄桃饮料等产品。

  目前,今年三湖黄桃产量约3000万斤,按最低批发价2元/斤计算,今年产值将达到6000万元以上。

  鲜果销售难,渠道哪里找?线下农超对接,线上直播带货

  2013年以前,我国鲜桃市场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存在空档期,枣阳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早熟桃品种,“以早立名”,成为全国早熟桃主要种植基地,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桃之乡”称号,全市种植桃树30万亩,总产量50万吨。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