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层交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三感”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期待作出的时代回应。松滋市八宝镇古称“泽国西乡”,是荆州市三个特大乡镇之一,尤其以粮、棉、油传统产业而远近闻名。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和首要任务,而农业是该镇的基础产业。按照“核心引领区—拓展联动区—辐射带动区”的发展思路,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具有平原水乡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结合全域旅游规划,着力推动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靠增强老百姓“三感”,让美丽乡村“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突出产业发展,增强老百姓获得感 立足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质效。一是将传统西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2020年,“滋宝西瓜”已经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成功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八宝西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二是将“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持续扩大。形成“上垴滋宝瓜、下垴小龙虾、全垸八宝棉、绿色有机菜、生态优质稻、沿堤时令果”的特色产业新格局。三是紧抓机遇,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力申报总投资近20亿元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现已落户八宝,2021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将举全镇之力切实把握好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楚韵八宝·灵秀水乡”美好发展前景,全面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划。 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强劲镇域经济。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发挥精品农业的促工作用,利用辖区范围内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自然禀赋优势,利用农业促进工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 发挥涉农项目的驱动作用,依托镇域内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工业生产的基础。潘东公路、南保公路的升级改造;镇级6条河道、21条主要沟渠疏挖竣工;龟咀美丽乡村、白水淌美丽乡村、大路口河生态宜居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挥招商引资的带农作用,围绕“工业带农、工业兴镇”的理念,充分利用城东工业园区位优势,立足八宝“水乡田园”,建好人脉资源信息库,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松川机械、奥华隆机械为主体的矿山机械制造业提档升级;云楚世家、璞臻服饰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业异军突起;八宝棉业、群星粮贸引领农业产业化。 发挥“农业+”模式的推动作用,积极挖掘“农业+旅游”“农业+体育”“农业+文化”的新业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围绕“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入式体验”的旅游理念,开发并利用“秀美长寿河、古韵同太湖”等优势资源,打造“金笔掉堰”“牛郎织女”等网红打卡点、讲好红色故事、厚植乡愁元素,拓展文旅产业,举办农旅、文旅、体旅系列活动,不断激发乡村活力,做到“引人气、招商气、聚财气”,壮大乡村经济。 突出生态治理,增强老百姓安全感 俗话说:“安居乐业”,近几年,治安环境大有改善,老百姓渴求生态环境改善的企盼日趋强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自身资源凛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不断改善镇域生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八宝。 抓规划编制,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严格落实“双十条”规定,持续加大城乡规划管控,确保违建行为得到遏制。组织完成全镇17个村(居)村庄规划及试点村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先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移民后扶项目,打造了龟咀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白水淌高家岗移民小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聘请专家团队完成大路口社区、白水淌、同太湖等核心区域规划建设整体方案,使八宝生态环境更上一个台阶。 抓景点营造,精心打造景观靓点。依托长寿河、白水淌河秀美自然资源,实施“平原大会战”项目,打造“白水淌河、长寿河滨水生态景观带”,在保持传统村庄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河道清淤、堤坡护岸、湿地保护和利用、步行慢道、绿化亮化、文化宣传、民居改造等七大项目打造人文景观点,使得景观带呈现出生态秀美、淳朴自然、景观和谐的田园新气象,景观带覆盖大路口、民主闸、白水淌三个村(居),受益人口达到7000人。 抓全域推进,不断提升村容村貌。通过抓党员示范带头、抓群众生活习惯教育引导、抓村(居)党组织引领、抓环境保洁体系完善、抓长效管护机制运行;管集镇公共区域、管人员聚集场所、管道路沟渠沿线、管农村红白喜事;开展“镇评村、村评组、组评户”的环境评比机制在全镇形成“五抓四管三评”环境整治方案,全域推进17个村(居)人居环境整治,清拆废旧房屋、院墙528处,统一规划建设公厕23个、垃圾压缩站2个和分类垃圾箱16组,鼓励群众在自己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形成人居环境人人参与的浪潮,不断提升全镇村容村貌。 突出乡风文明,增强老百姓幸福感 坚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培育农村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以“自治”为基础,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乡村治理效能,2020年我镇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的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公共卫生维护、健康科普知识以及殡葬改革移风移俗等相关内容纳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 以“法治”为保障,大力推进法治理念。坚持法治引领,在全镇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深入开展法治道德大讲堂、“七五”普法、法治培训、法治文艺节目汇演、法律知识“六进”活动,不断提高全镇党员群众法治观念;积极发挥“一村一律师”作用,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纠纷,不断创新方式,增强党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以“德治”为载体,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镇营造互帮互助、和谐友爱新风气。扎实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评选先进典型活动,2020年评选了“抗疫先进个人”21人、“最美志愿者”17人、“最美庭院”17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特色品牌“微讲堂”,“书送温暖、抗击疫情”活动,村(居)书记“微党课比武”活动,通过形式新颖的文化宣传活动,使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松滋市八宝镇)□邹锋 — |